鱧腸


 


一年生草本,直立或匍匐性,高約 10~60 公分,


葉對生,披針形,頭狀花白色,全身披著短短的剛毛。


莖部分枝很多,摸起來粗粗的,著生在泥土上的莖,還會長出根來。


如果把一段莖葉折斷,折斷的部位變得黑黑的,


因此又稱為『墨菜』。


一般而言,菊科植物的種子,多半長著冠毛,喜愛隨著風兒去旅行,


但是鱧腸的黑色瘦果卻沒有冠毛,卻喜歡跟著水流飄游各地,


再找個好地方落地生根。鱧腸於唐本草始著錄。


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:「鱧,烏魚也,其腸亦烏。


此草柔莖,斷之有墨汁出,故名,俗呼墨蔡是也。


細實頗如蓮房狀,故得蓮名。」


臺灣民間習稱田烏草、烏田烏


 




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plant/ 搜尋 鱧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蜘蛛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